2027 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比目标下的绿色燃料生产与能源转型研究

Research on Green Fuel Production and Energy Transi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Under the 2027 Electricity Share Target.

4月25日讯,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稳步增加。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1. 引言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在全球以及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35,37]。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一项必要且紧迫的任务[8,37]。本研究将聚焦于绿色燃料的生产和电能占比的提升,对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电能占比10%的目标进行可行性评估,分析绿色燃料生产的技术经济性,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为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转型,国家层面已出台多项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交通运输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网的融合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3,5,7,31]。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需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同时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逐年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燃料生产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3,11,41]。同时,到2035年,要推动交通运输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全面融合互动,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使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实现规模化应用,构建起基本完善的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3,11,41]。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提出,到2030年,新增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将达到约40%[29]。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LEAP模型等工具,对城市或区域交通的低碳发展路径进行情景分析和政策评估[22,30,48];二是探讨氢能、生物天然气、绿色甲醇等清洁燃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其技术经济性[8,9,18,36,38,39];三是针对绿色车辆路径问题,开展油耗和碳排放的双重优化研究[49]。